
饲料禁抗全面实施,生猪养殖业该如何应对?
2020-07-29
根据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 实施饲料禁抗的背景
目前世界上大约90%的抗生素全部用在了食源动物身上,不仅会影响到人类健康,而且还会培养出超级细菌。抗生素在担任细菌猎手的同时,也成为了细菌的超强教练,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耐药菌很可能会导致近2400万人忍受极端病痛;到2050年,被抗生素“培训”出来的超级细菌,很可能会导致每年约1000万人死于细菌感染。

1986年,瑞典首次宣布全面禁止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抗生素,自2006年以来,欧盟已完全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自2008年以来,日本已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2011年,韩国政府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FDA)发布了指导文件,自2014年起三年内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随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升温,我国肉出口遇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障碍,这对中国的养殖业构成了严峻挑战,我国也于2020年7月1日实施了饲料禁抗。
- 实施饲料禁抗所带来的影响
这个政策虽好,但猪饲料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致生猪市场将迎来大变动,未来我们还能吃得起猪肉吗?
在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除了能够让猪被动提升抵抗能力,还具有催肥的作用,所以现在的生猪一般只需6~7个月,就可以达到95~110公斤体重,与原来农民养猪需要一年的时间相比出栏效率大大提高,在绝对的利益面前,饲料中只会添加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如今全面“禁抗”,自然会使生猪出栏周期延长,进而影响市场。
目前猪肉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正是因为其市场缺口巨大,从16年至19年,猪肉价格从15元一斤左右,疯长至35元一斤左右,市场的猪肉缺口量在1000~1200万吨,大约需要1亿头猪来填补。如今,生猪出栏周期延长之后,养殖户的补栏欲望会受到负面影响,市场的猪肉供应周期拉长,致使市场缺口恐进一步加大,猪肉价格很可能会随之出现上浮态势。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制定全新的猪饲料供应体系,研发出新型廉价猪饲料,并在猪肉市场供需平衡之前,给予养殖户相应的养殖补贴,继续促进生猪存栏量恢复,以此来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之后,以往被强加到生猪身上的“附加”抵抗力也会随之消失,在生猪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其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兽药行业很可能会就此兴起。其实这个行业的兴起,从长远上来看,能够促进养殖业防病、抗病的整体水平,但是一旦这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出现“爆炸式”的需求增长,其相关的药品和治疗费用也会大幅度上升,这无疑就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虽说这只是一种概率性事件,但也应重视对其市场管控,防止有人就此炒作兽药价格。

-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介绍
在此背景下,合理和规范使用抗生素替代品对于安全、绿色、高效生猪生产至关重要。
1)中草药提取物及制剂
实践证明,中草药提取物及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食欲、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等优点。在众多生猪养殖抗生素替代品中,中草药使用最为普遍,在猪场中使用普及率达到81%。常见中草药包括女贞子、黄芪、党参、鱼腥草、益母草、板蓝根等,具有提高猪体免疫力或抗菌作用。中草药的使用成本相对最低,但大部分中草药都作用较慢,所需剂量较大,而且某些中草药类似抗生素,对体内有益菌及病原菌均有杀灭作用,另外适口性以及价格问题是中草药在饲料中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是由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植物提取物存在诸多优点,包括毒副作用小、安全无害、无耐药性、无残留以及价格低廉等,从而在生产中避免了耐药性等问题。植物精油的提取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或蒸汽蒸馏。据估计,目前所知的精油有3 000种,但是只有肉桂醛、香芹酚、丁香酚和麝香草酚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最受关注。
3)酸化剂
由于畜禽胃肠道内乳酸杆菌等有益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繁殖,而病原菌生长的适宜pH大多呈中性或偏碱性,因此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 pH值,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研究表明,小分子有机酸如甲酸、乙酸对胃肠道pH调节作用较强,但对动物生长性能改善作用有限;大分子有机酸如乳酸、柠檬酸可以起到促进动物食欲、促进日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等功效。但使用有机酸给生产带来的问题必须考虑,如对设备、料槽等造成的腐蚀等,而且目前使用的有机酸添加剂大都成本较高。
4)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经培养、提取、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的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扶持体内益生菌生长,拮抗致病菌繁殖,促进饲料消化吸收,提供营养,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微生态制剂主要使用菌种有三类,乳酸菌类、芽孢菌类和真菌类,其中乳酸菌类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但目前我国用户对微生态制剂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几年低质低效产品太多,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也大都存在不耐热、易灭活、生物活性低的缺点,而且大部分乳酸菌都存在对不良环境抗性差的特点,所以开发高稳定性乳酸菌制剂是微生态制剂必然发展方向。
5)抗菌肽类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中,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天性免疫力的效应分子,具有直接抗菌作用。抗菌肽的治疗范围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已知的抗菌肽超过700种,生物筛分技术、克隆技术已经用来鉴别抗菌肽是否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力。一旦确认具有抗菌活性,就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绝大多数抗菌肽,但是合成过程的高成本将阻碍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抗菌肽抗菌谱一般较窄,可以用来应对特定的病原菌。
6)低聚糖
低聚糖又称寡糖、寡聚糖,通常指糖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聚合度为2~10的单糖基聚合物。一般具有低热、稳定、安全、无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能。目前饲料中常用的寡糖有果寡糖、甘露寡糖等。寡糖具有促进机体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直接吸附病原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进动物健康状况等功效。但目前来说,寡糖的作用机理、与其他营养素和天然寡聚糖的拮抗和协调关系、不同寡糖的组合对饲养效果的影响和动物种类、年龄、生理状态对寡糖作用的影响以及成本的控制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低聚糖的使用。
7)黏土矿物
黏土矿物由四面体和八面体层网状结构组成,含有硅、铝和氧分子。天然存在的黏土(膨润土、沸石和高岭土)是由化学组成各异的不同黏土的混合物。最为熟知的有蒙脱石、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和斜发沸石。日粮中添加黏土可以结合并固定动物肠道中的有毒物质,从而降低它们的生物利用率和毒性。黏土矿物可以结合黄曲霉毒素、植物代谢物、重金属及其他毒素。对有害物质的吸附程度取决于黏土矿物的化学特性、可交换离子数量、表面特性及黏土颗粒的细微结构。
- 总结
从饲料端禁抗到无抗养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饲料端禁抗只是无抗养殖的开始,未来养殖业会逐步限制抗生素使用,直到真正做到“无抗”。无抗养殖需要产业链中 所有环节的合作,我们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我们自己的,合理的、科学的无抗之路。
参考资料: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 大事件!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饲料禁抗成定局,行业迎来巨变新时代!
百家号 -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分析及使用参考指南
下一页:
2020
/
07-29
所属分类:
行业新闻
相关资讯—